{ѧڭ ̷s ۤA ` TNA׾ ͯs pڭ
撒錢救民調?從普發1萬看政策誠信與財政責任 - 潘威佑
   
  藍白聯手通過的「全民普發一萬元」條例,雖然已經在立法院強行三讀,但這件事情的問題,絕對不只是「要不要發錢」這麼簡單。事實上,這場立法行動從頭到尾,根本就是一場為了提升選舉聲量而精心編排的政治表演,完全缺乏對政策本質的討論與對財政責任的認真思考。國民黨高舉「還稅於民」的旗幟,聲稱政府有稅收超徵,就應該還給人民。乍聽之下,確實能打動人心,畢竟「發錢」總是最容易獲得掌聲的方式。但問題是,這樣的政策根本沒有經過全面評估:目前國家的財政結構是否健全?未來是否有重大支出壓力?當這些問題都還沒回答,立法院就倉促決定要撥出2350億元發現金,還為了湊出這筆錢,砍掉了原本預算中編給台電的1000億元補貼。

普發現金恐衝擊電價穩定、拖累能源轉型,最終傷害中低收入民眾。為湊出現金,長照、教育等重要支出被壓縮,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反而被犧牲。國民黨才批政府揮霍,轉頭卻力推普發現金,說「人民有感最重要」。如此轉彎令人質疑是否為了選票。學者直言,此舉已踩在政策買票的邊界,背離民主原則,令人憂心。行政部門陷入兩難:不配合立法,會被批違逆民意;照單全收,又被指責財政失控、債留子孫。政策變成表演、預算淪為工具,民主制度被政黨操弄,成了政治秀的背景板,令人既失望又心寒。

這種撒錢式政治文化,對年輕世代是壞示範。原本期待政治人物理性規劃、誠實治理,如今卻變成誰敢撒錢、誰聲量大就得票。久而久之,不僅社會對民主幻滅,也讓青年誤以為政治只是利益與選票的交換。這筆錢真有急迫性嗎?若真有餘裕,為何不優先投入長照、偏鄉教育與青年居住等更急需的公共建設與社會照顧?台灣不能讓這種「撒錢文化」成為政治常態。民主制度的核心,不該是「誰給我一萬元我就投給誰」,而是理性的政策選擇與對未來的負責。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制度、有遠見、講誠信的政府,而不是每逢選舉就大撒幣的短視行為。這不是反對給人民幫助,而是反對以人民的錢來換取政黨的利益。民主不是靠錢堆出來的,而是靠人民的理性、公民的監督與制度的運作來維持。我們不能讓這一萬元,來變成對民主價值妥協的代價。臺灣的公民社會要不斷的進步對於那些在大罷免運動過程所表現的藍白立委的所作所為,之後會在台灣公民教育歷史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記。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716784
2025-07-22
撒錢救民調?從普發1萬看政策誠信與財政責任 - 潘威佑
大罷免才能重建國際信任 - 黃帝穎
許台灣一個正常的在野黨 - 王興煥
肌肉網紅與紅頂商人訪中的意義 - 陳俐甫
平議藥事法第一0三條之爭 - 羅承宗
在民主自由的課堂上 我們教的是誠信不是盲從 - 潘威佑
藍白主決議 憲法上不能無中生有 - 黃帝穎
期盼體育部回歸大高雄掛牌 - 羅承宗
在大罷免運動中,台灣主體性的堅持 - 王興煥
川普2.0與東南亞安保聯盟的可能性 - 陳俐甫
論壇主筆
姚嘉文
發表3篇
陳儀深
發表21篇
陳茂雄
發表45篇
李筱峰
發表5篇
TNA辦公室
發表5篇
黃帝穎
發表15篇
陳俐甫
發表16篇
王興煥
發表15篇
羅承宗
發表14篇
潘威佑
發表4篇
台灣國家聯盟 Taiwan Nation Alliance
電話:02-2321-7398
傳真:02-2392-6157
地址:100台北市青島東路7號2樓
隱私權保護   |   安全聲明   |   Google Map   |   聯絡我們
捐款專戶:台灣銀行 城中分行 帳號:045-004-02678-5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國家聯盟